麦芽糊精的应用

麦芽糊精的应用

  1. 前言

麦芽糊精,又称水溶性糊精或酶解糊精。它以各种淀粉为原料,经酶法低度水解转化、精制、干燥而成。原料可以是淀粉含量丰富的玉米、大米等。也可以是精制淀粉,如玉米淀粉、小麦淀粉、木薯淀粉等。目前,我国生产的麦芽及精制产品均采用玉米、大米等为原料,经酶法工艺制成。

1970年Veberbacher将麦芽糊精定义为:由淀粉水解度控制在20%以下的产品称为麦芽糊精。美国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,经喷雾干燥得到的碳水化合物产品名为“麦林”(Malrin),其系列产品度值从5%至20%,产品规格简称为MD50、MD100、MD150、MD200等。

麦芽糊精的应用

麦芽糊精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。近年来,麦芽及其浓缩物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,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。

  1. 麦芽糊精特性

麦芽糊精的主要特性与水解速度(DE值)直接相关,因此DE值不仅表示水解程度,也是控制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。了解DE值与麦芽及精加工产品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,有利于正确选择和应用麦芽及精加工产品。

麦芽糊精的DE值为4%-6%时,其糖组分均大于四糖组分;DE值为9%-12%时,低分子碳水化合物比例较少,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较多。因此,此类制品无甜味,不易受潮,不易褐变。DE值为13%-17%之间时,甜度、吸湿性、还原糖比例、褐变性、溶解性均较低。DE值为18%-22%时,制品有甜味,吸湿性好,还原糖比例适宜,可进行褐变反应,溶解性较好。用于食品中,不会产生增粘作用。

麦芽糊精的应用

酶法麦芽糊精与酸法麦芽糊精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析出长链直链淀粉,因而不会产生白色沉淀,大大提高了麦芽和麦芽的商业价值。

酶促麦芽糊精 在水中沉降迅速,沉至底部并逐渐上下移动,溶解糖分略少,但水合性较好。一旦被水吸收,锁水能力强。这是麦芽糊精经常被使用的一个重要特性。

麦芽糊精产品外观为白色,非结晶性,主要性能有:流动性好,无异味,溶解性好,粘度适中,耐热,不褐变,吸湿性小,即使在浓缩条件下也不结块,是各种甜味剂、调味剂、填充剂的良好载体,具有良好的乳化、增稠作用,成膜性好,可防止产品变形,改善产品的外观,易于人体消化吸收,对食品、饮料的泡沫有良好的稳定作用,耐酸、耐盐性能好,能抑制结晶糖的结晶,有显著的防砂、防堵作用。

  1. 麦芽糊精生产的特点

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,经酶解而成。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,其中大多数以A-(L,4)键连接,少数以α-(1,6)键连接。耐高温A-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具有很强的专一性,即只以某一特定方式水解某一类型的糖苷键和某一特定性质的部分,只水解淀粉,不分解蛋白质、纤维素等。因此以麦芽和大米为原料,经水解液化、脱色、过滤、离子交换、真空浓缩、喷雾干燥而成。奶粉生产的后期真空浓缩、喷雾干燥等工序与现在的奶粉生产工艺相同。麦芽糊精的生产是将50-60%的糖液经高压泵(压力为13-17MPA/cm2)浓缩至60℃左右,然后在干燥塔中与140-150℃的热空气接触,干燥后得到水分含量在6%以下的粉状产品,表观密度小于0.5g/cm3,遇水易分散溶解。